地表水数据
国控地表水
历史水质
数据库目标
本数据库主要跟踪国控216个水质自动监测点,当前环保部地表水实时监测系统(http://58.68.130.147/Default.aspx)只提供实时查询,本数据库跟踪此库并累计数据,并提供时间跨度的原始数据下载,但仅为实时数据累积,不包含有可能的后来相关部门的修正。
下载文件包含内容:
PH值,溶解氧,氨氮,高锰酸盐,总有机碳。因为不同站点仪器不同等原因,个别站点指标没有。
实时数据来源:
环保部地表水实时监测系统:http://58.68.130.147/Default.aspx, 请注意其网站关于数据的各类声明。大部分站点每隔4个小时更新一次。
各项指标及其含义
下述指标列出本数据库收集到的数据的指标及含义,更全面的指标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-2002
级别 | 水质类别 | 适用范围 |
---|---|---|
优 | Ⅰ类 |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、国家自然保护区; |
优 | Ⅱ类 |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、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、鱼虾类产场、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; |
良 | Ⅲ类 |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、鱼虾类越冬场、洄游通到、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; |
轻度污染 | Ⅳ类 |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; |
中度污染 | Ⅴ类 |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。 |
重度污染 | 劣Ⅴ类 | 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。 |
指标名称 | 指标含义 | I类水标准 | II类水标准 | III类水标准 | IV类水标准 | V类水标准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ph | 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,pH值为7时表示为中性,小于7为酸性,大于7为碱性。天然地表水的pH值一般为6~9之间,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会造成表层pH值升高。 | 6-9 | ||||
溶解氧(DO)>= | 代表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。水中溶解氧指标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,含有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,在细菌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时,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,使水体发黑发臭,会造成鱼类、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。在流动性好(与空气交换好)的自然水体中,溶解氧饱和浓度与温度、气压有关,零度时水中饱和氧气含量可14.6mg/L,25℃为8.25 mg/L。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,会造成表层溶解氧异常升高而超过饱和值。 | ≥7.5 | ≥6 | ≥5 | ≥3 | ≥2 |
高锰酸盐指数(CODMn) | 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,处理地表水样时所消耗的量,以氧的mg/L来表示。在此条件下,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(亚铁盐、硫化物等)和有机污染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,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。也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,以别于常作为废水排放监测的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(COD)。 | ≤2 | ≤4 | ≤6 | ≤10 | ≤15 |
总有机碳(TOC) | 代表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另一项综合指标。采用燃烧水样中的有机物,通过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(CO2)含量,以C元素的量来表示总有机碳的含量。对于化学成分相同的水样,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。 | 暂无 | 暂无 | 暂无 | 暂无 | 暂无 |
氨氮(NH3-N) | 氨氮以溶解状态的分子氨(又称游离氨,NH3)和以铵盐(NH4+)形式存在于水体中,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,以含N元素的量来表示氨氮的含量。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(如焦化和合成氨工业)以及地表径流(主要指使农田使用的肥料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、湖库等)。 | ≤0.15 | ≤0.5 | ≤1.0 | ≤1.5 | ≤2.0 |
数据示例:

省级地表水
数据示例:
